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据悉,这是今年首次降准,上次提出全面降准是2022年11月25日,降准幅度也是0.25个百分点。
对于本次下调,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是为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降准能释放较多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降低民营和中小微的融资利率。降准对银行流动性有较大支持,有助于后续银行贷款政策的宽松。
从房地产企业角度看,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对于房地产具有积极信号。
比如开发贷有望逐渐增加,部分民企流动性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另外对于购房者按揭来说也能够相对获得平稳的信贷价格。
从宏观经济走势看,虽然房地产市场1-2月止跌迹象,但3月份市场分化,市场需要更多的政策,小阳春能不能继续持续存疑。降准后如果叠加3月20日降息,那么小阳春肯定能坚持的更久一点了。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经济压力犹存,在稳增长目标下,货币政策将会继续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相对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今天的降准符合预期,也代表了稳经济的措施会越来越多。降准,释放了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今年底明年初稳增长保就业。
业内: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阶段
部分地区楼市复苏较为迟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分析认为,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的问题。对此,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3.6%,降幅比去年全年大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0.1%,也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开工、投资方面也在改善。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点城市房价企稳的同时,部分地区楼市复苏较为迟缓,面临市场压力。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各地应持续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确保量价平稳。
对于目前供过于求、存在明显去化压力的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远郊区,有业内人士建议适时进行限购政策调整,如降低非户籍家庭社保缴存年限要求等;加快人才落户,支持其购房消费。